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农村版)》: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高肉牛产业水平

《河南日报(农村版)》,5月14日:第05版,乡村振兴


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高肉牛产业水平


    □本报记者于涛

    河南肉牛种类及数量在全国都数得上名号,但是附加值和开发潜力没有挖掘出来,产品种类在市场上过于趋同,没有优势。
    河南肉牛产业如何从大到强?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闫祥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通过专家的指导,我们在机械化方面不断改进提升,还在产品种类上加大开发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市场的新产品。”
    5月10日,在新野科尔沁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浩指着展示台一个名为“新野板面牛肉臊子”的产品讲了起来。这个根据市场反馈和专家指导开发的新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反响。
    河南肉牛种类及数量在全国都数得上名号,但是附加值和开发潜力没有挖掘出来,产品种类在市场上过于趋同,没有优势。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河南省农科院畜牧所书记、所长,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闫祥洲说:“通过与企业进行对接帮扶,我们积极提供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成长。”
    河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如何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产业?河南肉牛产业如何从大到强?这些一直是闫祥洲带领的肉牛体系团队在思考的问题。
    “肉牛产业是我省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居民重要的‘菜篮子’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闫祥洲说,“在类似新野县这样的养牛大县提供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科技支撑,不断推动肉牛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竞争力,带动肉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实现肉牛产业强县富民。”
    4月16日至17日,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在泌阳县举办了“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工作推进会”,来自甘肃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地的知名教授和经验丰富的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针对肉牛新品种培育的原则与育种新技术的应用、规模化养殖场母牛高效利用技术、肉牛主要疾病流行动态与生物安全、如何提高母牛的繁殖率等养殖发展中的难点技术问题,纷纷进行讲解。
    “推进会的目的就是形成合力,激发养殖户的积极性,破解肉牛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河南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闫祥洲说。
    “在国家体系和省体系专家的共同帮助之下,我们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解答,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保障我县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泌阳县恒都肉牛产业化集群联系人林根祥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技术集成应用,逐步扩大能繁母牛数量,加强本土肉牛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快养殖方式转变,拉长产业链条,推进种养结合,全面提高我省肉牛产业水平,促进我省肉牛产业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链条、全产业、高质量、高效益’的产业发展目标。”闫祥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