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客户端》:科技赋能 花开中原——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优质花木专项实施成效纪实

    自2017年以来,省农科院持续深入实施“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2023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要求,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更名为“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旨在围绕构建农业产业全链条技术支撑体系,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加快我省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优质花木专项由省林科院牵头,目前,通过专项的协助,苗木、盆栽(景)、切花等优质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相信未来会不断加快我省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花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洛阳牡丹、南阳月季、鄢陵蜡梅、开封菊花、南召玉兰……作为我国“南花北移”“东花西送”的重要枢纽,河南特色花木资源丰富,各色花木争奇斗艳,名品迭出。
  新质生产力,推动着产业转型。一批批新品种的推广,让花木迈向大产业。2018年~2023年,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与“河南优特产业科技支撑计划”优质花木专项实施以来,在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下,有力促进我省花卉苗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花木产业向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发展,让“美丽经济”不断玩出新花样。


科技兴花助推升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农兴农利器在科技。
  专项行动实施以来,以河南省传统特色花木牡丹(芍药)、月季、蜡梅、玉兰、菊花等为重点,延伸至桂花、樱花、紫薇、蝴蝶兰、观赏桃花等新型花木品类,河南省林科院整合省、市、县三级技术力量,组建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科技和人才保障。
  沈植国是花木专项牵头负责人,他的办公室里摆满盆景及各种资料书籍。“以花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专项团队依托现有标准化培育技术,并根据不同花木特性、品种特点与相关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了标准化技术的组装配套,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指导与技术咨询等科技支撑服务,满足了企业和种植户对标准化培育技术的需求。”沈植国表示。
  市场更有说服力。洛阳市美冠园艺主要从事鲜切花生产,公司负责人李亚静说:“通过应用牡丹、芍药反季节切花生产技术,我们的鲜切花品质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增加不少,春节、情人节等期间的单枝切花平均售价达15元左右。”
  “蜡梅小盆栽培育技术规程”“树状月季培育技术”“切花牡丹露地生产技术”……经过不断努力,40多项核心技术的推出,极大提升了花木标准化生产,加速了产业化进程。
  “通过应用蜡梅小盆栽培育技术,我们开展小盆栽标准化生产,实现了单一品种量产化,同一批苗木一致性高、品质好,客户十分满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鄢陵县梅园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龙辉说。



优种夯实基础点亮花木金招牌

  小花木,大产业。
  经过花木专项不断的调研发现,河南本土的花卉苗木存在着传统品种偏多、名优品种缺乏、单位面积效益不高等问题,便先后推广一大批新优品种。“我公司的菊花主要用于景区布展,品种是最需要的。通过林科院的沈植国博士团队,引进菊花新品种、新技术,我们生产的多本菊和造型菊的类型增多了、品质提升了,展览效果更是显而易见,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客户,公司效益明显增加。”开封前方园艺负责人霍本强说。
  豫香、豫红1号等蜡梅新品种,火炬之光、长枝芙蓉等牡丹新品种,小女孩、火炬等月季品种,粉荷星花、丹霞似火等玉兰品种,汴京紫精灵、汴京红丝绒等菊花新品种,120多个花木新品种在产业中推广开来,大大夯实我省花木产业的发展基础。
  南阳市华冠农业主要从事月季生产,公司负责人李天波表示,通过引进优良月季新品种,带动公司生产经营的巨大转型,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大幅提升,也有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新品种赋能花木产业提质增效,在科技的加持下,进一步擦亮了洛阳牡丹、南阳月季、鄢陵蜡梅、开封菊花、南召玉兰等花木金字招牌,各地花木产业集聚区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三产融合打造花木释放高产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有不同。
  在河南花木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花木专项坚持不断创新形式、凝练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让花木玩出了新花样。
  “我们以森林康养、休闲旅游为重点开发方向,在玉兰生态观光园、玉兰国际花木城等园区进行了全方位精细化打造,把园区建成以展示玉兰为主,集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科研开发、花卉观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生态观光示范园区。”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说。
  近年来,我省先后培育了“主推品种+核心技术+优质产品+乡村电商”的蜡梅生产经营模式;融“苗木生产+观赏游憩+休闲健身+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玉兰生态观光园发展模式;“品种展示+产品推介+文旅康养”的牡丹(芍药)、月季、菊花等花木的三产融合模式以及林药、林菜、林花、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高效配置模式,为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成功路径。
  不仅如此,“互联网+花木”也被玩出花样。仅2023年,蜡梅、牡丹(芍药)、月季等花木盆栽、鲜切花等相关示范基地,在花木专项积极协助和技术带动下,电商经济销售效益达3000余万元。
  “未来,花木团队将继续在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优质花木专项支持下,以科技赋能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持续做大做强本土花木产业,让河南特色花木绽放在乡村振兴路上、绽放在农民致富路上、绽放在美丽中国路上。”沈植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