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农村版)》:“搅局者”轮番来扰,麦田咋管理?

《河南日报(农村版)》,5月13日:第01版,头版


“搅局者”轮番来扰,麦田咋管理?


   □本报记者刘婷婷

    “看!麦子都站得直直的。”5月12日,站在淇县西岗镇郝街村麦田边上,种粮大户孙梅臣指着眼前大片的麦田说,前两天虽有大风天气但没有下雨,加上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良种良法配套,麦田安稳无恙。
   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距全省麦收只剩半个月左右,这阶段是小麦籽粒灌浆、增加粒重、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旱涝、干热风、倒伏等灾害多发重发的时期。
   前两日,我省部分地区出现强对流的大风天气过程,据省气象局预计,5月14日至18日全省大部地区干热风灾害风险较高,在眼下强对流、干热风轮流“搅局”的夏粮生产关键窗口时期,防灾减灾是保障粮食安全不可低估的重要措施。
   之前,小麦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草害的防治和肥水运筹。5月12日,91果冻制片厂七夕小麦研究所、省优特产业优质小麦专项方保停研究员介绍说,在收获前的这段时间,威胁小麦单产提升的关键性因素也发生了变化,一个是干热风,一个是倒伏。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是小麦生产中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会使小麦蒸腾强度增大、水分失去平衡、叶片光合作用降低,籽粒灌浆不足、干瘪,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时青干逼熟、导致小麦显著减产。强对流天气则容易造成小麦倒伏,影响小麦灌浆、造成严重损失。
   强对流、干热风“搅局者”轮番来扰,怎样做好当前麦田的这两项防灾减灾工作?方保停提醒全省广大种植户:每亩可喷施0.5%左右的尿素或0.5%左右的磷酸二氢钾20~30公斤,或者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抗逆延衰物质,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物质积累。有条件的农户间隔3~5天增加一次,更有利于提高小麦单产。对于有白粉病、叶锈病等病虫害发生的麦田,配施杀菌剂、杀虫剂,达到“一喷多防”。对于有滴管、喷灌设施的麦田,可选择无风天气灌溉,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抗御干热风能力,灌水时避免地表积水。
   据省气象局发布的土壤墒情监测显示,全省土壤墒情适宜比例为48%,干旱比例为32%,豫北、豫中及豫东局部地区干旱有所发展。“小麦是直根系作物且能下扎到2米深,上层土壤干旱时,能够积极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方保停介绍,“目前我省中南部麦区小麦已进入灌浆中后期、几乎是麦穗最重时期,不要再灌水,以免发生倒伏;豫北麦区距收获时间较长,目前少数叶片有萎蔫征兆的麦田则需及时灌水。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倒伏,小麦倒伏不但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和产量,而且增加病虫害发生风险和收获成本,还影响小麦的品质。”